筆者淺見:

前幾天看到一則消息,該文作者是劍橋畢業生,提到愛爾蘭是很多跨國企業的總部選擇國家。這國家除了營業稅低,重點是該國善用非官方機構爭取許多人才,這就是為何很多跨國企業選擇愛爾蘭。而你知道嗎? 愛爾蘭人口才400多萬,且這個歐洲5國之一的國家,在吸引外資招商卻是如此成功。

那你一定覺得很奇怪,這篇文章主題在講新加坡啊。

沒錯,新加坡跟愛爾蘭一樣,都積極招攬優秀人才、爭取外商投資,提高當地就業機會。但是最近這篇BBC新聞卻指出,有些國外大學因財務問題而退場。

原因是新加坡房價高,而房東只好提高房租費。再加上新加坡的物價也高,許多國際學生根本吃不消。根據BBC這篇新聞來看,新加坡學費對於國際學生而言,僅次於澳洲。

澳洲學費最貴、新加坡次之,接著是美國,再來才是英國。不知道這新聞是根本哪一個統計算出這樣的學費,我挺驚訝的。

而有些學校則是因為更接近中國大陸市場,而選擇將學校分校設在香港,而非新加坡。不過我個人倒覺得很矛盾,香港房地產、物價也是逐年調漲,這些國際學校因市場跟營收考量而設立分校,從新加坡搬到香港,似乎跟台商從中國大陸沿岸遷到內陸,接著又從中國大陸境內遷廠到東南亞等勞工密集且工資較低廉的國家,這不是學術界的逐水草而居,是什麼?

教育是百年大計,但是從這新聞,我感覺這些外國學校根本不是為教育而辦教育,且一定沒有做好長遠的規劃。我個人感覺,少子化的衝擊不只台灣受影響,未來的學生會演變成全球學界爭相搶著要的競爭。不然就是看到學界一間間關校。

 

Mixed fortunes for Singapore's overseas campuses

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33066007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新加坡 國際學校 退場
    全站熱搜

    北極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