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12-05-26 01:44
  • 中國時報
  • 【潘建志、吳江泉/屏東報導】
  •  

     作家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都敘述了青少年的徬徨無助。面對未來,年輕學子如何尋找方向、追尋夢想?導演林育賢鼓勵學生「莫忘初衷」;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說要「做什麼像什麼」,馬總統則要學生「說到做到、誠實負責。」

     林育賢說,他不相信人在十六到十八歲時能找到未來方向,但重要的是,做一件事時就要專心一致。像有人想要環島,就要真的去做。如果沒信心時怎麼辦?一定要「莫忘初衷」,因為這條路是自己選擇的。

     吳寶春說,年輕時家中沒錢,國二時就立志要出人頭地。他鼓勵學生,在學生時代就要把該學的、該懂的全學會,這些未來都會成為工具。選志向時也不要因挫折就放棄,「做什麼像什麼」才能為台灣爭光。

     馬總統則要學生養成對自己負責的習慣,「說到做到、誠實負責。」這個年紀不必急著立定志向,只要持續均衡發展。中國時報社長王美玉最後總結,中時辦《台灣限時批》座談會,就是希望能持續關懷社會和學生,因為台灣的未來就在學生的身上。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52600129.html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馬總統 吳寶春 林育賢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北極熊 的頭像
      北極熊

      北極熊

      北極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