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在此:http://sun650428.pixnet.net/blog/post/46570088  (轉載自BBC新聞)

他山之石/德國半數高中生 都受職業訓練
2012/08/19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

想像一下,一個國家的居民每周工作時間比其他國家少好幾小時,

勞工的平均生產力並不是特別高,孩童上學時間也比鄰國短,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國家經濟不會有什麼成就。但以上所說的並不是落後國家,而是歐洲工業的發電廠,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一手阻止整個歐元區陷入衰退的國家─德國。

德國經濟獨霸歐洲,其一是工資漲幅遠低於其他歐洲國家,勞工則以縮短工作時間作為交換,以維持勞資和諧。德國由於兩德統一後工資飛漲,二○○三年展開勞動市場的改革,為穩定而有彈性的勞動市場奠定基礎。

工業力量 源自技職訓練

另外,德國工業力量最重要的根源,在於重視技職訓練的教育制度。德國大多數小學只上半天,但到青年階段便大不相同。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經濟部門主管沃高特表示:「一半的高中生都接受職業訓練,其中的一半都是學徒身分。」十五、六歲的學徒生在工作場所接受職業訓練的時間比在學校還長,經過三、四年後幾乎保證獲得全職的工作。

職校出身 不會承受汙名

在德國,職業訓練及技術學院也不像其他許多國家一樣遭到汙名化。沃高特指出:「這些人並不會被認為是沒出息。在一些歐美國家,企業主管大都來自於商學院;但在德國,儘管是職業學校出身,只要有企圖心及才幹,甚至可以爬到最大企業的頂級職位。」

產學結合 經濟穩健成長

德國的教育制度,扮演輸送帶的角色,把有技術的勞工輸送到基礎雄厚而且有特殊需要的製造業去;而這些製造業扎根於穩定且規模不大的家族企業,一直是德國經濟的骨幹。透過職業教育與學徒生的制度,使勞工的技術能夠與企業的需要相配合;既能建立穩定的勞僱關係,也使工業與經濟能夠穩健成長。

全文網址: 他山之石/德國半數高中生 都受職業訓練 - 全方位能力 - 下一代國際力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07908#ixzz243hNTZey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德國教育
    全站熱搜

    北極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